六、法律
法律的风险其实非常重要。一个看起来各方面都OK的项目往往不规范的机构和个人会忽略这块。举几个案例:某创业团队从某大型游戏公司出来,带着过去产品源码和一整套开发文档出来拿投资,换个皮就上。某些投资人偏偏很喜欢这样的项目,短平快。殊不知后面可能会被告到公司清算,股东进去。另外目前对于那些有版权风险,做擦边球内容的尽量也不要轻易去碰。做为规范运作的投资公司来说,品牌和规范性比多赚一个项目的收益要来得更重要一些。
七、其他
流水账一样总结了以上六大点,最后我想讲讲商业计划书。很多投资机构朋友天天都可以收到各种PPT,如何在海量的PPT里面快速筛选及分辨出那些不靠谱的呢?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:
1、大段的市场分析:各种艾瑞、易观等报告中摘取的数字和图表,占了几页篇幅。当然只要不过分渲染、虚假数据,还不算大忽悠。
2、成功产品猛灌水:客观说,提一提成功产品成绩无可厚非,不过有些ppt写得有点变味,各种大作似乎多少都能沾点边,有点想撞墙的节奏。
3、产品规划像背书:塔防、对推、SLG、卡牌+X、COC+Y、神仙道强化、DNF简化,有野心的挑战手动RPG。来来回回就是这些东西。某些不靠谱的,从没做过手游,一看产品思路,COC+卡牌+SLG。很想说你们立字据吗?正常一点的,牛X的游戏原型一列,蜻蜓点水般描述一下微创新。
4、技术用语脑白金:今年过节不收礼,收礼只收ppt。不知为何,这些外行投资者收到的ppt里往往有大段关于团队职能、采用技术的介绍。一些极为粗浅的内容反而用去了大量的篇幅。策划是干嘛的,美术是干嘛的,各种术语,对非技术人员来说,颇为唬人。你好,请说人话。
5、有内容无逻辑:基本上这些商业计划书在完稿之前都咨询过同行,所以内容很少有特别单薄的。但细细研读,会发现条目俱备,但仿佛空中楼阁。比如有款游戏,俨然大制作,结果出来一句“安装包控制在50M以内,对转换率有加成。
6、团队大时间少:这主要说的是一些端游团队,最离谱的,是看到一个卡牌游戏,规划了25人团队。我很正义地质疑为什么需要这么多人,答曰“我们团队成熟,要多快有多快”。确实,端游团队在技术积累、人员积累方面优势大大,但也有人多、手慢、工资高的弊端。从端游转到手游,不啻于重新创业。一旦延期,耗费更巨,人心一旦离散,维持开发就更加困难。如果深入讨价还价,会发现时间总是可以压缩,但人员和资金总是要坚持。其实道理很简单,对他们来说,资金总是能忽悠来的,时间到了没出产品最多是卷铺盖走人,继续找投资者(有的投资人还尤其喜欢有“基础”的团队)。但人多才能对应上大制作,大制作才能对应上高工资。更深的,不能多说了。
7、人员背景镀金重:真正过硬且有光环的团队,根本不用到处发英雄帖,想投资的队伍排成行。没有足够资历,给自己贴贴金,和写简历一样,属于基本常识。但每每见到类似“团队成员都来自搜狐、腾讯等大型游戏公司”这种虚无缥缈的介绍,实在有点倒胃口。团队最核心的是创始人,其次是技术负责人,有这一人或俩人,理论上就可以开工,然后再是给个岗位。如果各岗位有人,是否有因人设岗或者滥竽充数,则可以看出创始人的眼光和姿态。所以要么重点介绍核心人员,要么全部介绍,来个和稀泥是个什么意思?
揭穿这里面的画皮:
1、大公司经历,在上市游戏公司呆过的人,怎么也有十几万了吧,毫无悬念;
2、成功项目经历,先不说成功项目核心人员出来创业失败的比比皆是,产品成功和人的能力并不完全划等号。同样的产品早三年火,晚出三年绝对挂,懂行人自知;
3、长年合作,仔细推敲,便会发现这团队里的人每二者之间或多或少都有交集,可仔细比对,有时候竟然会发现没有任何俩人呆过同一个项目;
4、不在场的嫌疑人X,或者说是不便透露,或者说是后续进入,又或者说是外围帮助,总之团队里有些无身份的人。算了吧,我看是一起喝了顿酒就说帮你填个数的吧。
其实以上都不是绝对的好或不好,但最要命的是一些团队经不住被询问。问到具体产品成绩、工作职责、工作内容等细节时,支支吾吾,只强调成绩从不提及自己有过的教训或心得,对其他人的评价也是优中选优,一切错误都不是自己人犯的。嘴上把着门,严丝合缝。
排名 | 礼包名称 | 剩余 |
---|---|---|
1 |
《天下长安》手游首发豪华礼包 | 100 |
2 |
《心跳计划》IOS上线礼包 | 500 |
3 |
《天下长安》豪华礼包 | 99 |
4 |
《天乩》豪华礼包 | 99 |
5 |
《炎之轨迹》特权礼包 | 199 |
6 |
【大武当之剑】独家礼包 | 200 |
7 |
【心跳计划】礼包 | 501 |
8 |
《敢达争锋对决》尊享礼包 | 483 |
9 |
【至尊大主宰】荣耀礼包 | 298 |
10 |
《远征手游》夏日礼包 | 86 |
时间 | 游戏名 | 游戏状态 | 领号 |
---|